中國2018年經濟數據出爐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003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
一、糧食保持高產,畜牧業總體穩定
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比上年下降0.6%,仍是歷史高產年,連續4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3878萬噸,早稻產量2859萬噸,秋糧產量49052萬噸。棉花產量610萬噸,比上年增長7.8%。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稻谷播種面積擴大,玉米播種面積繼續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棉花、糖料、中草藥材作物種植面積增加。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517萬噸,比上年略降0.3%。其中,豬肉產量5404萬噸,下降0.9%;牛肉產量644萬噸,增長1.5%;羊肉產量475萬噸,增長0.8%;禽肉產量1994萬噸,增長0.6%。生豬存欄42817萬頭,比上年下降3.0%;生豬出欄69382萬頭,下降1.2%。
二、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新產業增長較快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2%,增速緩中趨穩。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2%,集體企業下降1.2%,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2.3%,制造業增長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9%。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2.7和1.9個百分點。新興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鐵路客車、微波終端機、新能源汽車、生物基化學纖維、智能電視、鋰離子電池和集成電路分別增長183.0%、104.5%、40.1%、23.5%、18.7%、12.9%和9.7%。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比上月加快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4%。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169億元,同比增長11.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8%,比上年同期提高0.16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持續處于景氣區間
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7.7%,保持較快增長。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分別增長37.0%、10.1%。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9%、15.0%和13.4%;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5.7%。
1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處于景氣區間。鐵路運輸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保險業和其他金融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2%,比上月提高0.6個百分點。
四、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網上零售占比明顯提高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45311億元,增長5.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25637億元,增長8.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5350億元,增長10.1%。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42716億元,增長9.5%;商品零售338271億元,增長8.9%。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高3.9、3.2和1.4個百分點。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0.55%。
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9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198億元,增長2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9867億元,增長18.7%。
空調效果不好是不是需要加氟。